多媒体康复训练系统 RH-SZLD-QJHD-B
产品介绍
通过自主控制的肢体被动康复运动功能训练,抑制异常、原始的反射活动,改善运动模式,重建正常的运动模式,同时加强较弱肌肉力量训练,从而达到防治并发症,减少后遗症,有效改善全身各部位协调性和平衡控制能力,调整心理状态,促进功能恢复,充分发挥残余功能以争取生活自理、回归社会。
训练模式是以健侧肢体带动患侧,健侧肢体做主动训练,患侧肢体被动训练,患侧的驱动力来自于患者自己的健侧运动, 改善肌肉、骨骼、韧带等的血液循环和代谢,促进神经肌肉功能,提高肌力、耐力、心肺功能和平衡功能,纠正躯体畸形和功能障碍,提高身体素质的一种治疗方法。
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过程中,必要的康复训练是不可缺少的。康复是脑卒中患者恢复的重点,但是通过对一些脑卒中患者进行调查发现,有一部分患者对于枯燥的康复训练带有抵触情绪,认为康复过程索然无味、而且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。患者容易产生暴躁的情绪,轻者抵触训练、重者放弃训练,让医生治疗室及家人很难进行下去下一步的治疗方案。
四肢联动功能介绍
座椅旋转可调节,有3个锁定部位,左右侧各旋转90度,总共旋转范围180度,方便坐轮椅的患者上下;
座椅前后和两侧均有舒适的扶手;且扶手可折叠,方便病人转移;
座椅前后可移动;
智能情景互动功能介绍
显示界面:计算机虚拟环境 55寸飞利浦液晶显示屏
软件系统:智能识别、患者个人数据库、自动记录信息训练,
训练模式:多种游戏可供选择,视觉、语音智能反馈。
同时支持10台设备同屏游戏,以多人同屏竞技的方式提高患者在训练过程中的积极性和参与度,一改枯燥无味的训练方式。
所有登陆系统的用户,系统都会为其建档,建档之后,该用户的历史纪录会被统计和收录在系统中。医生可以据此诊断和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,患者则可以看到历史纪录的变化。
本系统为医生与患者提供了打印功能。因此患者可以根据运动的情况与医生的病例诊断情况进行打印,再将这些汇总给专家医生来进行诊疗分析。
临床作用
可解决偏瘫或截瘫患者零肌力的早期主动康复训练;
训练者可自主选择体重、步频和步速;
可用上肢带动下肢,健侧带动患侧,一肢带动三肢;
手部握套可帮助上肢零肌力的患者在运动时保持抓握位;
扶手长度可以调节,可满足早期患者上肢不同关节活动范围的屈伸训练;
用自身的肢体带动运动,安全的主动运动,保证患者的训练安全,不会引起痉挛,并可加快本体感觉的恢复;
通过四肢联动的运动模式提高患者自信心;
通过情景互动游戏反馈训练模式提高患者康复训练的积极性、趣味性,从而使患者训练成果的提升与恢复健康的速度。
上肢是伸够的运动模式,下肢是蹬踏的运动模式,有利于脑卒中患者重建运动程序;
防滑减震脚踏板,脚底缓冲、四周和脚跟增高保护以及固定双脚的绑脚带,确保患者轻松安全蹬踏,
髋膝腿部支撑架矫正器可以有效避免膝过伸和髋外旋的发生。
因上下肢协调联动,可增强腰背的肌力,恢复躯干的稳定性;
早期的协调性运动可增强躯干早期平衡的控制能力;
为偏瘫和截瘫病人提供了早期的有氧训练;
可抗阻调节,可做节律性的力量训练,增强上下肢的肌肉力量。
可用上肢带动下肢,健侧带动患侧,一肢带动三肢
上肢是伸缩的运动模式,锻炼手臂原动机和拮抗肌群的协调能力
下肢是蹬踏的运动模式,模拟日常步行,锻炼正常步行所需的臀大肌、臀中肌、髋关节屈肌、胫前肌、腓肠肌等肌力。
上下肢协调联动,可增强腰背的肌力,恢复躯干的稳定性
可帮助病人做早期功能性动作的主动运动训练
填补零肌力神经康复主动运动空白
训练特点
阻力10级可调,可做节律性的力量训练,增强上下肢的肌肉力量
早期的协调性的运动可增强躯干早期平衡的控制能力
为偏瘫和截瘫病人提供了早期的有氧训练
髋膝关节腿部支撑系统带动零肌力患侧在下肢屈伸运动伸直位时,防止膝过伸的发生和避免了下肢不稳定的偏斜。
手部握套可帮助上肢零肌力的患者在运动时保持抓握位,扶手长度可以调节,可满足早期患者上肢不同关节活动范围的屈伸训练。
自身的肢体带动运动,安全的主动运动,保证患者的训练安全,不会引起痉挛,并可加快本体感觉的恢复。